帶狀皰疹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無法形容的,在治療的同時可以用中藥進行輔助治療,下面介紹了輔助治療帶狀皰疹的方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銀花紫草茶
原料:金銀花10克,紫草5克。
制法:先將金銀花揀凈,再將紫草洗凈,切片,曬干或烘干,與曬干的金銀花同放入有蓋杯中,用燒沸的水沖泡,并加蓋悶15分鐘后,即可開始飲用。當(dāng)茶,頻頻飲服,一般可沖泡3~5次。
功效:對肝火型中老年帶狀皰疹尤為適宜。
2、夏枯草板藍根糖飲
原料:夏枯草15克,板藍根20克,生甘草2克,冰糖20克。
制法:先將夏枯草、板藍根、生甘草分別揀雜、洗凈。板藍根、生甘草切成片,與切碎的夏枯草同放入沙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取汁放入容器,將冰糖粉研細(xì)趁熱調(diào)入,溶化后拌勻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對肝火型中老年帶狀皰疹尤為適宜。
3、黑豆煲甲魚
原料:甲魚1只(約500克),黑豆30克,料酒、生姜、精鹽等各適量。
制法:將甲魚洗凈,去腸雜,與黑豆、料酒、姜片一起入鍋,置火上煲熟爛,再加入精鹽、味精、胡椒粉調(diào)味即可。飲湯,吃甲魚肉、黑豆。
功效:疏風(fēng)養(yǎng)血,潤燥。適用帶狀皰疹。
4、龍子丹
原料:地龍8條,車前子250克,香油適量。
制法:將鍋燒熱,放入香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車前子炸至微有響爆聲,以紫紅色為度,研末。將地龍去土、焙干研成細(xì)末,將兩味藥混勻面糊加水制成干丸,每次服0。3~0。5克,臨睡時鹽水送服。
功效:通經(jīng)止痛。適用于帶狀皰疹及其他各種神經(jīng)痛。
5、馬齒莧薏米粥
原料:馬齒莧、薏苡仁各3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制法:將上2味藥洗凈入沙鍋,加適量清水,用中火煮粥,待粥將成時,放紅糖攪勻調(diào)味即成,每日1次,連服7日。
功效:健脾祛濕,適用于帶狀皰疹。
6、蓮子赤豆茯苓羹
原料:蓮子、赤小豆、茯苓各30克,蜂蜜20克。
制法:先將蓮子、赤小豆、茯苓分別揀雜洗凈。將茯苓曬干或焙干,研成細(xì)末。蓮子放入溫開水中浸泡片刻,去皮及芯,與淘凈的赤小豆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改移小火煮至蓮子、赤小豆熟爛如泥,邊攪拌邊調(diào)入茯苓細(xì)末,直至成羹,離火,趁溫?zé)峒尤敕涿?,拌勻即成。早晚兩次分服?/p>
功效:對脾濕型中老年帶狀皰疹尤為適宜。
7、馬齒莧炒肉絲
原料:鮮馬齒莧400克,豬瘦肉100克,植物油、料酒、精鹽、味精、蛋清、蔥花、姜末各適量。
制法:取雞蛋清放入碗內(nèi),用竹筷攪打成蛋清泥糊,待用。將鮮馬齒莧揀去雜質(zhì),洗凈,入沸水鍋中稍焯,撈出,用冷水沖涼,碼齊,切成3厘米長的段。將豬肉洗凈,切成絲,放入碗內(nèi),加料酒、精鹽、蛋清泥糊拌和均勻。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加少許蔥花、姜末煸炒出香,即投入肉絲,熘散,烹入料酒,并加鮮湯適量,翻炒中加精鹽、味精,用濕淀粉勾芡,淋入麻油即成。佐餐當(dāng)菜,隨意服食,當(dāng)日吃完。
功效:對脾濕型中老年帶狀皰疹適宜。
8、熗蘆根
原料:新鮮嫩蘆根250克,精鹽、麻油各適量。
制法:先將嫩蘆根揀雜,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后用冷開水沖涼,瀝水后放入碗中,加精鹽適量,擠去水分,淋上麻油備用。炒鍋置火上,加入植物油,燒至九成熱,投入腌漬的嫩蘆根爆炒片刻,加清水適量,加蓋燜5分鐘,加精鹽、味精、醋,調(diào)拌均勻。佐餐當(dāng)菜,隨意服食。
功效:對肝火型中老年帶狀皰疹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