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療法是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通常指毫針)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nèi),運用捻轉(zhuǎn)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刺激人體特定部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那么如何采用針灸療法對腹膜炎進行治療呢?下面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1、局限性腹膜炎
取穴
主穴:天樞、阿是穴、闌尾穴、足三里。
配穴:曲池、氣海、地機、內(nèi)關。
阿是穴位置:系指腹部壓痛最明顯處
治法
每次取3~4個主穴,據(jù)癥情酌取配穴。針法同上。氣海、地機可作穴位注射。藥物:苦木注射液(2ml~4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5ml,均分注入各穴,每日1次。亦可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及氦氖激光器(擴束、原光束及單絲光纖傳輸激光)照射上穴,每次10分鐘~20分鐘,每日1~2次,10~12次為一療程。
2、彌漫性腹膜炎
取穴
主穴:中脘、天樞、足三里。
配穴:梁門、內(nèi)關、胃俞、大腸俞、合谷、曲池。
治法
以主穴為主,如癥情不能控制,酌配穴。取穴時病人一般取半臥位,進針深刺后大幅度捻轉(zhuǎn)結合提插,施瀉法,強刺激。持續(xù)運針l分鐘~2分鐘,留針30分鐘~1小時,每5分鐘以上法運針1次。亦可于首次運針后接通G6805型電針儀,斷續(xù)波,頻率180次/分鐘~240次/分鐘。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準。針后以艾卷或溫灸器作回旋灸,均于腹部主穴上,每次15分鐘~20分鐘。每日針2~3次,重者隔6小時l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