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子宮積液可分兩種,分別為急慢子宮積液和慢性子宮積液。子宮積液的發(fā)病與細菌感染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女性朋友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的養(yǎng)成,避免細菌感染造成子宮積液。對于感染上子宮積液的患者來說,及時治療比較關鍵,目前治療子宮積液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患者偏向于中醫(yī)治療,那么中醫(yī)用什么方法治療子宮積液效果好一些呢,中醫(yī)通過運用中藥進行對癥治療。
一、氣滯血瘀型子宮積液:
氣滯血瘀型子宮積液表現為下腹脹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煩躁;帶下量多,色黃或白,質稠;次癥,月經先后不定期,量多或少;經色紫暗有塊或排出不暢;經前乳房脹痛;情志不暢則腹痛加重;脘腹脹滿。舌脈,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苔白或黃,脈弦。治療子宮積液用隔下逐瘀湯加味,五靈脂12g,當歸15g,川芎15g,桃仁15g,丹皮15g,赤芍15g,烏藥15g,延胡索15g,甘草10g,香附15g,紅花5g,枳殼15g,雞血藤15g,馬蹄香15g,白牛膽15g,小紅參15g。每天1劑,分3次服,每次200mL,10天為1個療程。主要功效疏肝行氣,化瘀止痛,對輔助治療子宮積液有幫助。
二、濕熱瘀結型子宮積液:
濕熱瘀結型子宮積液表現為下腹痛或刺痛,痛處固定;腰骶脹痛;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或氣臭。次癥:經期腹痛加重;期延長或月經量多;口膩或納呆;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結。舌脈:舌質紅或暗紅,或見邊尖瘀點或瘀斑,苔黃膩或白膩,脈弦滑或弦數。治療子宮積液用盆腔消炎湯,銀花15g,連翹15g,炒枳殼15g,制香附15g,烏藥12g,炒延胡索12g,車前子12g,黃芩15g,黃柏10g,白芍18g,薄荷10g,綠豆18g,生苡仁18g,敗醬草18g,甘草10g。每天1劑,分3次服,每天200mL,10天為1個療程。主要功效清熱除濕,化瘀止痛,對治療子宮積液有不錯的效果。
三、寒濕瘀滯型子宮積液:
寒濕瘀滯型子宮積液表現為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帶下量多,色白質稀;次癥:形寒肢冷;經期腹痛加重,得溫則減;月經量少或月經錯后;經色紫暗或夾血塊;大便溏泄。舌脈,舌質黯或有瘀點,苔白胖,脈沉遲或沉澀。治療子宮積液用少腹逐瘀湯合桂枝茯苓丸,小茴香5g,干姜10g,延胡索15g,當歸15g,川芎15g,肉桂3g,赤芍15g,生蒲黃12g,五靈脂15g,制沒藥6g,桂枝10g,茯苓15g,丹皮15g,桃仁12g,馬蹄香15g,貓爪草9g,雞矢藤15g。每天1劑,分3次服,每次200mL,10天為1個療程。主要功效祛寒除濕,化瘀止痛,還可以幫助輔助治療子宮積液。
四、氣虛血瘀型子宮積液:
氣虛血瘀型子宮積液表現為下腹疼痛或墜痛,纏綿日久;痛連腰骶,經行加重;帶下量多,色白質稀;次癥:經期延長或月經量多;經色黯淡或有血塊;精神萎靡;體倦乏力;食少納呆;舌脈,舌質黯,或有瘀點瘀斑,苔白,脈沉細或沉澀無力治療子宮積液用理中湯加減,黃芪30g,黨參30g,白術15g,山藥15g,知母10g,三棱10g,莪術10g,雞內金12g,川芎15g,當歸15g,丹參15g,廣木香10g,馬蹄香15g,雞血藤15g,小紅參15g,每天1劑,分3次服,每次200mL,10天為1療程。主要功效益氣健脾、化瘀止痛,可有效緩解子宮積液癥。
以上就是“中醫(yī)用什么方法治療子宮積液效果好一些”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患者朋友。其實子宮積液重在預防,但是對于已經患上子宮積液的患者來說,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要勤換內褲這樣對子宮積液病情的恢復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