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吃飯要講究,小心寶寶血便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母乳的媽媽們注意了,盡量避免食用帶殼海鮮、堅果或刺激性食物,以免自己吃得開心,卻苦了,可能引發(fā)蛋白過敏性腸炎,出現(xiàn)吸收不良、血便的癥狀,嚴重甚至會導致生長遲緩。

  寶寶血便原因多 肛裂破皮和蛋白過敏較常見

  越來越多媽媽為了寶寶的健康,不辭辛苦地哺喂母乳,但一名平常主要喝母乳搭配市售水解配方奶的19天大男嬰,卻突然解出血絲便且?guī)в叙ひ海歪t(yī)才發(fā)現(xiàn)是媽媽數(shù)天前曾經食用蝦子等海鮮料理的關系,在糞便檢查排除常見致病菌后,診斷為過敏性腸炎。所幸經喂食高度水解配方奶后,癥狀迅速緩解且康復。

哺乳期媽媽吃飯要講究,小心寶寶血便

  醫(yī)師表示,嬰兒血便并不常見,可能的原因包含肛裂、蛋白過敏、感染性腸炎、壞死性腸炎、巨結腸癥、腸扭轉、腸套疊、甚至是凝血功能相關疾病,其中以肛門周圍裂傷破皮和蛋白過敏最為常見。

  蛋白過敏腸炎患者 半數(shù)是純喝母奶寶寶

  而蛋白過敏引起的腸道疾病表現(xiàn),包括:吸收不良、生長遲緩、嘔吐、血便和貧血;此過敏反應可以影響整個腸道系統(tǒng),上自口腔黏膜,下至直腸肛門,都有可能產生局部的病灶。

哺乳期媽媽吃飯要講究,小心寶寶血便

  蛋白過敏結腸直腸炎超過一半的個案來自于純母乳哺喂的嬰兒,其次才是使用牛乳或大豆蛋白為基底之配方奶的幼兒。根據(jù)國外的研究顯示,約有6成5導因于母親攝取牛奶,2成因母親食用雞蛋,其次是玉米或大豆等食品。

  寶寶蛋白過敏發(fā)作 先向可能過敏食物說NO!

  醫(yī)師指出,蛋白過敏結腸直腸炎最常見出現(xiàn)在2至8周大,甚至可能早至1周大的時候發(fā)生。臨床上對于懷疑此病癥的患童,當務之急是去除可能造成免疫反應的食物來源,通常血便的狀況可以在3天內改善。

  寶寶不適癥狀獲得改善后,純母乳哺喂的媽媽仍可以繼續(xù)哺喂母乳,但須避免食用牛奶、雞蛋、魚、甲殼貝類、堅果、花生、小麥和大豆等食物;而以牛乳或大豆蛋白為基底之配方奶哺喂的病童,可以優(yōu)先考慮改以母乳喂食。

?

哺乳期媽媽吃飯要講究,小心寶寶血便?

  對于上述治療皆無效的嬰兒,可以選擇使用高度蛋白水解之配方奶。高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是專指將9成蛋白質切割至小于3000道爾頓的勝肽,可避免引發(fā)人體的免疫反應。但是,這類產品通??诟胁?、所費不貲,建議咨詢專業(yè)醫(yī)師再使用。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