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基本特征
中國有句民諺:“三歲看老,七歲看小?!币馑际钦f,小孩子三歲時候的脾氣稟性,可以預測他老年時的心理、行為表現(xiàn);而他在七歲左右的行為特點,可以預測他在童年期(從7~8歲到11~12歲)時的行為特點。下面就讓我們的專家為您簡單介紹一下1~3歲兒童心理發(fā)展吧!

1~3歲兒童心理發(fā)展,專家為您介紹:
這句民諺非常符合發(fā)展心理學的原理,是我國人民集幾千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一條規(guī)律。迄今為止在心理學領域產生最大影響的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兒童個性發(fā)展劃分為5個階段:
(1)口唇期:0-1歲,吃奶和吸吮給兒童帶來最大滿足;

(2)肛門期:2-3歲,排泄給兒童帶來最大快樂;
(3)性器期: 3-6歲,這是一個激動不安的時期,性器是兒童快樂和滿足的主要來源。男孩子出現(xiàn)戀母情結和閹割焦慮,因此極力模仿父親,以父親自居;女孩子出現(xiàn)戀父情結和陽具羨慕,想和“情人”分享陽具,開始吸引異性的注意力。
(4)潛伏期:7-11歲,內部驅力投入到學校學習和大運動量游戲中去。
(5)生殖期: 12歲以后,主要活動是建立友誼,謀求職業(yè),求愛和結婚。
弗洛伊德認為3~6歲這個階段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都知道,孩子到3歲時會突然發(fā)生很大變化,有些孩子變得非常不聽話,固執(zhí),任性,有的孩子情緒突然變得很不穩(wěn)定,在3~4歲的孩子中,男孩的戀母情結和女孩的戀父情結表現(xiàn)相當普遍。而在此之前,這些特征就不明顯,在此之后,這些特征又慢慢消失了。所以在心理學界,人們把3歲左右稱為一個關鍵時期。
為什么在3歲左右會出現(xiàn)這些明顯的變化呢?這是因為,3歲兒童的大腦發(fā)育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經相當好,他們的語言已經接近成熟,生活經驗也積累了很多,認識能力有了巨大的進步。特別是,3歲左右,小孩子可以完全脫離開大人的幫助自己走路,如果沒有人干涉他,他可以走很遠的路。所有這些發(fā)展都使得3歲左右的小孩產生了自我意識,他們開始意識到,“我”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我”可以自己干事情,可以控制事物,可以獨立地吃飯、拿取東西,也可以對事情作出基本的判斷了。例如,他們知道,剛從火爐上端下來的鍋是碰不得的,到晚上天黑的時候,只要一拉開關,燈就能亮,他們如果渴了,能夠自己到冰箱里尋找喝的東西,餓了,會從家里放食品的地方找出自己愛吃的東西充饑;晚上躺在床上,他們會要求媽媽給自己講個故事再睡覺,等等。
總而言之,3歲小孩的本事變得比過去大得多,他們會不斷地向爸爸媽媽提出各種要求,如果這些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大哭大鬧,比如,在玩具商店里,如果他們想要買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而媽媽不答應買,他們就會躺在地上打滾,而不顧媽媽丟面子。
3歲小孩也比過去更可愛,因為他們總是說出一些令大人噴飯的話,干出一些讓大人驚奇的事情。一個小女孩,誰也沒教她,她會自己靜靜地坐在媽媽的化妝臺前,往嘴上涂口紅;一個小男孩,會拿起爸爸的電動剔須刀,在臉上亂比劃。當看見媽媽為什么事情傷心的時候,他們會緊緊抱住媽媽,想安慰她。
3歲小孩的身上,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每天都在進步,他們的知識經驗,認識事物的能力、*往技能、語言、思維,一切都在向前進步。
3歲這個關鍵時期過去之后,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并沒有馬上平靜下來,您會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又接連出現(xiàn)了*題,比如,他們的語言發(fā)展很快,但是思維發(fā)展較慢;他們做事情,想問題,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和8~9歲的孩子相比,他們還顯得非常幼稚,幼稚得不講道理;他們有時很任性,不聽話,想自己做事,但有時又非常依賴大人;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積極性很高,對自己不感興趣但是有*義的事情,則不那么愿意做;他們的情緒還很不穩(wěn)定,仍然會動輒大哭大鬧;他們與小伙伴的關系也還很不穩(wěn)定,等等。

以上就是專家為您簡單介紹的1~3歲兒童心理發(fā)展,您是不是不是已經知道了,如果您還有什么關于兒童心理發(fā)展方面的問題?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 上一篇:幼兒不專心怎么辦?
- 下一篇:1到3歲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