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拗的孩子怎么教育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人生都是在不斷的嘗試,在錯誤中找出正確結果,孩子也一樣。如果爸爸媽媽不懂得如何和孩子溝通,只是以身份打壓Ta,孩子被“屈服、壓迫”久了,自然就會開始“唱反調”。長期就會形成執(zhí)拗的性格,那么,執(zhí)拗的孩子怎么教育?

執(zhí)拗的孩子怎么教育

執(zhí)拗的孩子怎么教育?

1、要打開孩子的耳朵,先要傾聽孩子說話的聲音。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平時對孩子的要求常常置之不理。孩子的要求,對大人可能微不足道,而對他卻很重要。孩子因能力有限表達不清,大人就沒有耐心聽。這會使孩子感到沮喪和不被尊重。如果大人能經常傾聽孩子的要求,孩子也不大會拒聽大人的命令。

2、大人對孩子的要求應符合實際。大人常對孩子提些孩子搞不明白的要求,或是一次提出太多、太復雜或不明確的要求,孩子都難以實現。

3、不要在房間的另一端或背對著孩子發(fā)號施令,應面對孩子,最好是蹲下來,在同一水平面說話,讓孩子有親切感和被尊重感。

4、命令要簡單、親切。這個年齡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大人的吩咐要清楚明了,易懂。

5、如果孩子對大人說的要求沒有反應,可通過另一種方式引起他的注意——移動孩子的身體。如叫孩子吃午飯,而孩子只管玩,不理睬,可把他抱起來,帶回桌邊。如果他在傷害他人,又不聽勸告,要立即終止他的行為,帶他離開。態(tài)度要友好,不要強行把孩子拖走。

6、當孩子肯聽您話時要表揚,表示更多的關心和注意,如說,“我一叫您就過來吃飯,我很高興,謝謝您?!?/p>

孩子執(zhí)拗的原因:

1、孩子到了執(zhí)拗敏感期

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孩子都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比如有些孩子總是不愿意聽大人的講話,也喜歡插嘴。孩子總是喜歡打破家長明文規(guī)定的東西,而且遇到錯誤的時候也不愿意承認和反省。

2、父母的原因

如果父母也經常是犟脾氣、執(zhí)拗,小孩子潛移默化,也可能會有這樣的脾氣。所以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有這種行為,那么就要改善自己的性格,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塑造溫文爾雅的形象,孩子才能潛移默化的接受到好的影響。如果家長的脾氣特別暴躁,經常生氣發(fā)火,孩子久而久之也很容易模仿的。

3、沒有及時糾正

執(zhí)拗的孩子怎么教育

有些小孩子經常受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寵愛,覺得世界總是圍繞著自己為中心,所以一旦遇到不滿意的事情,就會出現犟脾氣。家長面對這些情況要適時進行指導,告知孩子這樣是不對的,不要經常過度嬌慣。

只要父母態(tài)度良好,方法得當,再執(zhí)拗的孩子也會向您敞開內心世界,做到這一步,再對癥下藥,見效自然快得多。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