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和奶奶長大的孩子有什么性格
大多數(shù)孩子在小的時候都能表現(xiàn)出獨立的一面,此時父母千萬不能過于干預,只需要在旁邊引導就可以。如果父母因為種種原因不能陪伴孩子成長,對孩子缺乏基本的了解,自然會導致親子關系疏遠。而從小和奶奶長大的孩子性格也會不健全,不愿意和父母親近。
從小和奶奶長大的孩子有什么性格
1、比較敏感,要知道父母的陪伴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感,老人雖然對孩子很好,但中間始終都有一條鴻溝,何況沒有哪個感情是能夠替代父愛和母愛的。在缺少安全感的情況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孤僻敏感,他們十分自卑,不愿和他人接觸,有問題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而這種性格缺陷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2、內向,老人本身不善于教育,更不知道應該如何和別人交流。父母在帶孩子時,通常都會讓他們多和同齡的孩子接觸,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而奶奶帶孩子通常都是往老年堆里面扎,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交不到朋友性格就會變得非常內向。
3、脾氣任性?!皭邸庇袝r候是把雙刃劍。老人疼愛孩子,往往到了溺愛的地步,什么都隨著孩子性子來,要什么就給什么,做錯事了也舍不得打一下。這種情況下,會養(yǎng)出任性的孩子,甚至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打完這個小朋友打那個,讓人十分討厭。
孩子從小和奶奶長大的利弊
奶奶比父母有更多的撫養(yǎng)孩子的經(jīng)驗,他們的心思也更細膩,這是長輩照顧孩子的優(yōu)勢。照顧孩子的老人既有耐心又有熱情的愛,父母是可以比較放心把孩子交給奶奶來照顧。
而奶奶帶孩子的壞處是可能會更溺愛小孩子,這樣對小孩子會有不利的影響。與奶奶長期住在一起會使小孩子跟父母的關系不是很親近,這將不利于親子關系的發(fā)展。
與長輩一起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他們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慢。還可能使孩子們缺乏好奇心、冒險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簡言之,養(yǎng)育子女永遠不是一個人的事。如果想讓孩子健康成長,所有家庭成員都應該履行各自的職責,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父母如何教育從小和奶奶長大的孩子
1、給孩子自由。小孩子貪玩是難免的,不要一味的克制他們,不讓他們玩,這是不好的。玩是天性使然,不要壓抑,要教會他們安排好時間,比如可以告訴他們,您們做完作業(yè)再玩啊,這樣他們就會很高興的,因為做完就有的玩了,做起作業(yè)也賣力很多。
2、不要采取過激的方法。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 上一篇:母親打罵女兒的后果
- 下一篇:16歲男孩心理有問題的具體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