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禾健康,歡迎您!
首頁
資訊
疾病
醫(yī)院
育兒
減肥
保健
美容
科普
視頻
語音
文章
生活百科
中醫(yī)
心理
男性
體檢
親子
運動
養(yǎng)生
女人
醫(yī)藥知識
搜索
找醫(yī)院
搜疾病
問醫(yī)生
查癥狀
問答首頁
內科
保健科
不孕不育
兒科
婦產科
肝病科
感染科
骨科
急診科
減肥
康復科
更多
麻醉科
男科
皮膚性病科
全科
體檢科
外科
五官科
心理科
藥劑科
整形美容科
中醫(yī)科
腫瘤科
醫(yī)院
首頁
>
婦產科
>
婦科
霉菌性陰道炎會引起月經推遲嗎
提問時間:2024-01-25 08:29
|
1人回答
問題描述:
霉菌性陰道炎會引起月經推遲嗎
全部回答
共
1
條回答
臧金萍
鄭州人民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回答時間:2024-01-25 09:02
在女性感染了陰道炎以后容易導致白帶增多,甚至會出現(xiàn)明顯的瘙癢不舒服,或者會出現(xiàn)豆腐渣樣的白帶,但是對月經的周期影響不是特別的明顯,如果在這段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月經推遲沒有來,有可能屬于單純的月經失調也有可能是意外懷孕了。但是等月經干凈以后,需要按療程用藥來幫助徹底的治療霉菌性的陰道炎,否則長時間有婦科炎癥會對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推遲的時間特別長,但是已經排除了意外懷孕,就可以使用一些調經的藥來看一下效果。
向Ta提問
上一個:
男性生殖器畸形會帶來什么危害
下一個:
假體隆胸后乳房下部摸著疼痛是怎么回事
相關問題
霉菌性陰道炎會引起月經推遲嗎
霉菌性陰道炎,一般是不會造成月經推遲的。所以患有霉菌性陰道炎,一般情況下不會是月經推遲的。
朱振國
副主任醫(yī)師
鶴崗市人民醫(yī)院
內科
霉菌性陰道炎會引起月經推遲嗎
2024-03-19 12:28
霉菌性陰道炎會引起月經推遲嗎
2023-12-30 11:15
霉菌性陰道炎會引起月經推遲嗎
2024-03-05 16:24
霉菌性陰道炎會引起月經推遲嗎
2024-03-07 16:18
霉菌性陰道炎會引起月經推遲嗎
2023-12-19 06:08
霉菌性陰道炎會引起月經推遲嗎
2024-01-25 09:41
什么會引起月經推遲
2024-03-19 14:10
霉菌性陰道炎可以使月經推遲嗎?
2024-02-07 08:52
最新問答
推薦
懷孕期間為什么容易甲溝炎
2025-02-18 12:11
懷孕期間容易發(fā)生甲溝炎,主要與激素變化、免疫力下降以及生活習慣改變有關。治療上需注意局部護理、合理用藥和調整生活習慣。
1、激素變化:懷孕期間,體內激素水平顯著升高,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這些激素的變化會導致皮膚和指甲的含水量增加,使指甲周圍皮膚變得脆弱,容易受到細菌或真菌感染,從而引發(fā)甲溝炎。建議孕婦保持指甲清潔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妝品或清潔劑。
2、免疫力下降:懷孕期間,孕婦的免疫系統(tǒng)會有所減弱,這是為了保護胎兒不被母體的免疫系統(tǒng)攻擊。然而,免疫力下降也使得孕婦更容易感染細菌或真菌,增加甲溝炎的風險。孕婦可以通過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來增強免疫力,減少感染機會。
3、生活習慣改變:懷孕期間,孕婦的身體重心和體重分布發(fā)生變化,可能導致行走姿勢改變,增加腳部壓力,使指甲更容易受到損傷。孕婦可能因為身體不便而減少足部護理,進一步增加甲溝炎的風險。建議孕婦選擇合適的鞋子,定期修剪指甲,保持足部衛(wèi)生。
治療甲溝炎的方法包括局部護理、合理用藥和調整生活習慣。局部護理可以使用溫水泡腳,涂抹抗菌藥膏,如莫匹羅星軟膏或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合理用藥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使用對胎兒有影響的藥物。調整生活習慣包括保持足部清潔干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指甲過長或過短。
懷孕期間甲溝炎的預防和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激素變化、免疫力下降和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通過局部護理、合理用藥和調整生活習慣,可以有效減少甲溝炎的發(fā)生和復發(fā)。孕婦應定期進行足部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問題,確保孕期健康。
皮下腫瘤會癌變嗎
2025-02-18 11:54
十二指腸病損切除術多少錢一次
2025-02-18 12:10
胃部惡性腫瘤一般能活多久壽命
2025-02-18 12:17
腦外傷耳漏多久能好
2025-02-18 12:12
前列腺內見鈣化灶嚴重嗎
2025-02-18 11:46
涎腺源性腫瘤是惡性嗎
2025-02-18 11:44
脊柱內腫瘤嚴重嗎
2025-02-18 11:35
過敏引起的腳部腫脹后開始發(fā)紫正常嗎
2025-02-18 11:24
漂白水會傷害皮膚嗎
2025-02-18 10:56
紅細胞壓積高啥意思
2025-02-18 11:39
推薦頻道
中醫(yī)減肥
五官科
腫瘤科
全科
小兒消化科
亞健康科
產科
泌尿外科
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