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的皮膚損害為三期,即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皮膚損害可以有紅斑、水腫、水皰、糜爛、滲液,亞急性期多由急性期演變而來,糜爛、滲液減少,出現(xiàn)結(jié)痂、脫屑。慢性期常由急性期轉(zhuǎn)變而來,皮損因癢而經(jīng)常搔抓,或由于其他刺激以致皮損肥厚、浸潤、苔蘚樣變,如革樣。不同時期的濕疹治療原則不一樣,急性期的濕疹以糜爛、滲液為主,治療原則應該是濕敷,也就是用硼酸溶液或乳酸依沙吖啶溶液局部濕敷,外用氧化鋅油收斂、干燥,亞急性期濕疹應該外用糊膏,收斂、止癢,慢性期濕疹應外用軟膏劑型。濕疹的基本損害是丘皰疹,可以發(fā)展為水皰、糜爛、滲液,因此而得名為濕疹。濕疹的糜爛、滲液性損害應該用硼酸溶液濕敷,繼之外用氧化鋅油收斂,使皮膚保持干燥。濕疹是由多種內(nèi)外因素引起的一類皮膚炎癥性疾病的總稱,患者的過敏體質(zhì)常常由于某些過敏原因而引起,濕疹的過敏原因諸多,外在的物理、化學性刺激以及精神因素均可能與本病的發(fā)生有關。濕疹的主要臨床特征是瘙癢,皮膚損害包括紅斑、丘疹、丘皰疹及水皰、脫屑等,有滲出傾向,故稱為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