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傷需要截肢的原因肢體冰點以下的凍結性的4度凍傷,一方面當組織溫度降至負2度時,細胞外可有冰晶形成,造成細胞外的滲透壓增高,可導致細胞內的水流出至細胞外,引起細胞脫水、蛋白變性、酶的活性下降、細胞功能出現(xiàn)障礙。如果快速冷凍,則細胞內出現(xiàn)冰晶,導致細胞死亡、組織壞死。另一方面,凍傷后毛細血管內皮破壞,紅細胞淤積導致循環(huán)不暢,回復溫度后,局部血管擴張,微循環(huán)中血栓形成,釋放自由基血栓素等介質,造成進一步加劇毛細血管與組織的再損傷,造成組織的壞死。特別是4度凍傷時,往往會有血栓形成與血管閉塞,失去血液供應的整個肢體會壞死。壞死肢體組織是病菌繁殖的溫床,極易并發(fā)感染而發(fā)生濕性壞疽,如不及時截肢,可造成侵襲性感染,導致菌血癥或膿毒血癥,出現(xiàn)中毒性休克,引起生命危險。所以,嚴重的凍傷,出現(xiàn)肢體壞死時,要進行截肢,保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