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禾健康,歡迎您!
首頁
資訊
疾病
醫(yī)院
育兒
減肥
保健
美容
科普
視頻
語音
文章
生活百科
中醫(yī)
心理
男性
體檢
親子
運動
養(yǎng)生
女人
醫(yī)藥知識
搜索
找醫(yī)院
搜疾病
問醫(yī)生
查癥狀
問答首頁
內科
保健科
不孕不育
兒科
婦產科
肝病科
感染科
骨科
急診科
減肥
康復科
更多
麻醉科
男科
皮膚性病科
全科
體檢科
外科
五官科
心理科
藥劑科
整形美容科
中醫(yī)科
腫瘤科
醫(yī)院
首頁
>
婦產科
>
婦科
閉經怎么能調有月經呢
提問時間:2024-03-13 08:47
|
1人回答
問題描述:
閉經怎么能調有月經呢
全部回答
共
1
條回答
于秀梅
聊城市中醫(yī)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回答時間:2024-04-04 14:16
閉經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首先采血調查HCG,排除妊娠引起的閉經。如果除去妊娠引起的閉經,可以采用黃體酮注射液肌肉注射,連續(xù)應用3天,停藥以后等月經,在停藥2周以內來月經的情況比較多。停藥2周以上仍未出現月經時,需要進行6項性激素及婦科超聲波檢查。如果是子宮內膜厚度引起的閉經,可以用補佳樂刺激內膜的生長。中樞性閉經或者卵巢早衰,閉經后發(fā)生的絕經可以采用激素補充療法等,但激素補充療法前需要對全身進行檢查,沒有禁忌就能使用激素補充療法。
向Ta提問
上一個:
流產后月經完了能同房
下一個:
月經推遲白帶增多腰疼怎么回事
相關問題
閉經怎么能調有月經?
閉經是多種疾病導致的女性體內病理生理變化的外在表現,是一種臨床癥狀而并非某一疾病。您這個情況屬于繼發(fā)性閉經,指正常月經周期建立后,月經停止6個月...
朱振國
副主任醫(yī)師
鶴崗市人民醫(yī)院
內科
閉經怎么能調有月經
2024-01-23 11:59
閉經怎么能調有月經
2024-03-21 16:09
閉經怎么能調有月經呢?
2024-03-06 15:19
20歲閉經怎么能調有月經
2024-02-28 11:11
20歲閉經怎么能調有月經
2024-03-20 12:12
閉經還能調有月經嗎
2024-03-13 07:30
閉經怎么調能讓它來月經
2024-02-12 07:51
閉經了怎樣才能調理好
2024-07-05 06:07
最新問答
推薦
總膽紅素偏高嚴重嗎
2025-04-15 17:07
總膽紅素偏高需要引起重視,但嚴重程度取決于具體原因以及升高的幅度。如果與肝臟疾病、膽道阻塞或溶血等相關,可提示潛在健康問題,需要及早就醫(yī)明確診斷并針對性治療。常見原因包括疾病、藥物、飲食等因素。
1、疾病因素
總膽紅素偏高常見的疾病原因包括肝臟相關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膽道阻塞如膽結石、膽管炎、溶血性疾病如溶血性黃疸、地中海貧血等。
急慢性肝病:肝臟功能受損,會導致膽紅素代謝障礙,若長期未加以治療,可引發(fā)更嚴重的肝功能衰竭。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用于病毒性肝炎,配合保肝藥物如水飛薊素、甘草酸二銨等。
膽道阻塞:膽汁排泄受阻,如膽結石或炎癥,會導致間接膽紅素明顯升高,需通過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或內鏡下膽道引流術解決。
溶血性疾?。喝艏t細胞大量破壞,總膽紅素會快速升高,常見于地中海貧血及免疫性溶血等??赏ㄟ^激素治療如糖皮質激素或手術治療如脾切除。
2、藥物和毒物影響
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或抗結核藥物及毒物作用可能損傷肝臟或血液,導致膽紅素代謝紊亂。從根本上調整用藥方案并避免接觸有害物質是關鍵,可咨詢醫(yī)生更換藥物方案。
3、飲食習慣與其他生理原因
飲食習慣也可能影響膽紅素水平,例如長期酗酒、攝入高脂飲食等,會增加肝臟代謝的負擔。某些生理性原因如劇烈運動、貧血等也可能導致暫時性膽紅素升高,通常無須特殊治療,僅需調節(jié)生活方式即可恢復正常。
總膽紅素偏高的嚴重性因人而異,需結合病史、體檢和化驗結果綜合評估。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膽紅素升高,應及時就醫(yī)。保持科學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并配合醫(yī)生的具體治療是改善這一問題的關鍵。
前列腺增大并鈣化吃什么藥?
2025-04-15 16:31
結節(jié)患者失眠入睡難,5大中成藥保存好,對癥才是散結關鍵
2025-04-15 16:55
抗核抗體高吃什么藥能降下去
2025-04-15 16:49
怎么確定是腸炎還是腸癌
2025-04-15 17:01
長時間腹瀉是怎么回事
2025-04-15 16:13
兒童心臟病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5-04-15 16:37
針灸對耳鳴的效果怎么樣
2025-04-15 16:25
復方氯霉素滴耳液的功效
2025-04-15 16:15
妊娠糖尿病能吃蘋果嗎
2025-04-15 16:43
降血糖最有效的方法
2025-04-15 16:01
推薦頻道
男科
保健科
中醫(yī)膳食
外科
骨關節(jié)科
肝病科
保健養(yǎng)生
全科
普通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