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一般起病比較緩慢,進展緩慢,病情比較穩(wěn)定,潛伏期可以達十幾年以上,臨床上依據(jù)是否存在活動性肝炎、肝功能是否有衰竭、門靜脈高壓是否形成、而可以分為失代償期肝硬化和代償期肝硬化。而需要指出的是,兩者之間并無嚴格的界限。代償期的肝硬化也可以稱之為早期穩(wěn)定性或者靜止期的肝硬化,病人可有輕度的乏力、食欲減低或者腹脹等癥狀,而沒有明顯的肝功能衰竭的表現(xiàn)。一般白蛋白值大于35克每升,膽紅素值一般小于35微摩爾每升,凝血功能往往正常,血清轉氨酶及天門冬氨酸轉移酶等輕度的升高,而其它的化驗指標一般正常不會出現(xiàn)靜脈曲張、腹水、等肝功能衰竭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