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胎位不正應該如何糾正?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  準媽媽在妊娠滿30周后,如果胎兒在子宮體內(nèi)的位置不是正常體位,則為“胎位不正”。胎兒在子宮內(nèi)的位置叫胎位。正常的胎位應為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平行,胎頭在骨盆入口處,并俯屈,頦部貼近胸壁,脊柱略前彎,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個胎體呈橢圓形,稱為枕前位。除此外,其余的胎位均為均為異常胎位。在妊娠中期,胎位可異常,以后多會自動轉(zhuǎn)為枕前位。如在妊娠后期,仍為異常胎位,則稱為胎位異常,亦叫“胎位不正”。在妊娠28周后,經(jīng)腹部、陰道、B超檢查可檢查是否存在胎位不正的問題。

寶寶胎位不正應該如何糾正?

  (一)造成胎位不正的可能原因

  胎位不正較常見于腹壁松弛的孕婦和經(jīng)產(chǎn)婦。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畸形、骨盆狹小、盆腔腫瘤、胎兒畸形、羊水過多等因素。

  1、孕婦的羊水過多,使胎兒在宮腔內(nèi)的活動范圍過大,胎兒能夠自由的在更加廣闊的空間內(nèi)活動,活動過大時就會影響到胎位,使胎位變得寬松;

  2、多胎、羊水過少等,本來可以孕育一胎的子宮,現(xiàn)在因為多胎或者羊水過少等原因就會造成胎兒在宮腔內(nèi)的活動范圍過小,活動不方便,無法正?;顒訌亩l(fā)生擁擠導致胎位不正;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無法使胎頭有良好的位置,發(fā)生擠壓等,使胎位不正;

  4、產(chǎn)婦腹壁松弛,腹壁松弛會造成腹肌對子宮失去支撐,沒有彈性,變得松弛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5、胎兒畸形、子宮畸形等造成子宮腔的空間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得胎兒在宮腔內(nèi)的活動范圍發(fā)生變化,從而引起了胎位不正的現(xiàn)象;

  6、臍帶太短,胎兒獲得不了足夠的營養(yǎng),影響胎兒發(fā)育,使得胎兒生長過慢,使得活動的空間變大,從而導致胎位不正。

  (二)最常見的4種胎位不正

  臀位:

寶寶胎位不正應該如何糾正?

  如果胎兒頭和臀顛倒過來,臀在下頭在上,是臀先露,這種胎位叫臀位。分娩時胎兒臀部先露,或腳或膝部先露的為臀位。臀位還分:單臀位、混合臀位、全膝位、不全膝位、全足位、不全足位。

  橫位:

  當胎兒之長軸和母親之長軸互相垂直,且胎兒之肩膀或手為先露部位,稱為橫位,其機率約為322-1200分之一,當胎兒小于1500公克時或是多胎,特別容易發(fā)生,一般表現(xiàn)為:(1)胎兒臀位接近母親之骨盆;(2)胎兒之頭部接近母親之骨盆。分娩時,手臂、肩部先露的為橫位。

  復合先露:

  胎兒的頭部或臀部合并上肢脫出,同時進入骨盆者為復合先露。一般,臨床上頭與手同時進入骨盆者較為多見,如不糾正同樣不能自然分娩。

  頭位不正:

  上述三種胎位是常見的胎位不正,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但也存在胎位不正問題,則為頭位不正。如:

  1、由于抬頭俯屈不良而變?yōu)檠錾斓那柏断嚷?、額先露、面先露;

  2、由于抬頭旋轉(zhuǎn)不良而造成的枕后位、枕橫位;

  3、既旋轉(zhuǎn)不良又俯屈不良的高直位;抬頭傾斜不均的前、后、側(cè)不均傾等。>>>延伸閱讀:怎樣發(fā)現(xiàn)胎位異常

  (三)糾正胎位不正的這兩大有效方法

  胸膝臥位法:

  這個方法適用于孕30周以后,胎位仍為臀位或橫位的。

  雙膝稍微分開跪在床上,雙膝卷成直角,胸肩貼于床上,頭歪向一側(cè),雙手放在頭兩側(cè),形成臀部高頭部低的姿勢,兩者高低差越大越好,以使胎兒頭頂?shù)侥阁w橫膈處,借助重心的改變來糾正胎兒方位。每日兩次,每次15-20分鐘,做前應先排空膀胱,松開腰帶,1周后復查。

  側(cè)臥法:

寶寶胎位不正應該如何糾正?

  側(cè)臥時,還可同時向側(cè)臥方向輕輕撫摸腹壁,每日2次,每次15-20分鐘,也可在睡眠時注意側(cè)臥姿勢。一般在孕26-30周時都建議側(cè)臥。

  對于橫位或者枕后位可采取此方法。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