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新方式——水下分娩
在我國,每天都會有新的嬰兒誕生,每天也會有準爸爸準媽媽為選擇分娩方式而左右為難,。在此,現(xiàn)在為大家介紹一種在我國新興起不久的分娩方式——水下分娩。

水下分娩在國外已有100余年的歷史。目前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及方法的改進,其在國內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2003年在上海市誕生了我國首例水下分娩新生兒,現(xiàn)在上海、北京、南京、天津、廣州、南寧、杭州、煙臺等城市均有水下分娩服務。

水下分娩是一種全新的分娩方式,孕婦臨產后在宮頸口開大3~4cm時進入專門的浴缸中,在胎兒娩出后出水。水溫控制在35-36度,夏季可稍低些。室溫應保持在26度。
水下分娩主要利用了水的浮力和溫度。溫度適宜的水,能使產婦感到鎮(zhèn)靜和放松,促使宮頸擴張;水的浮力也可與地心引力相抵消,有助于產婦發(fā)揮身體的自然節(jié)奏;同時,因在水中有失重感,較容易支持身體,便于產婦休息和翻身,從而使肌肉放松,更能耐受宮縮,減輕分娩時的疼痛。溫熱可以使體內兒茶酚胺減少,分泌一種叫多氨酚的激素,有效減少焦慮及緊張情緒,改善子宮灌注,促進宮縮,縮短產程和減少催產的需要。另外,水可以提高產道和會陰的彈性,降低會陰切開率,減少會陰裂傷的發(fā)生及程度。

與傳統(tǒng)的分娩方式相比,水下分娩具有純自然、干預少、風險小、簡便、創(chuàng)傷小等特點。對初生嬰兒來說,水中的狀態(tài)與在母親的子宮羊水中的感覺很類似,這對孩子的感覺過渡十分重要。我們發(fā)現(xiàn),在給新生兒第一次洗澡時,幾乎所有孩子在接觸到水的瞬間,都因害怕而啼哭,惟有水下分娩兒例外,表現(xiàn)出愉快和滿足感。
盡管水下分娩有很多好處,但并不是所有孕婦都適合。適應水下分娩的包括估計胎兒體重在3500g以下,無母體合并癥及并發(fā)癥,無胎兒宮內儲備不良或伴羊水污染,無產程延長及梗阻性難產的產婦。主要禁忌癥有以下幾方面:高危妊娠,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等;胎位不正;會陰彈性極差可能發(fā)生重度會陰裂傷者。伴有內科合并癥如糖尿病、心臟病、傳染病等;以及宮內感染、胎兒宮內窘迫等均不適合水下分娩。
看了這些,相信您一定對這種新型的分娩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專家提醒,選擇分娩方式一定要選適合自己的科學的分娩方式,切記盲目跟風。
- 上一篇:水下分娩讓您輕松做媽媽
- 下一篇:推廣水下分娩尚待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