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方法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觀
據(jù)《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道,當嬰兒超過2歲時,父母應該向他們灌輸金錢的概念,而不是給零花錢,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使用它,而且他們對金錢的概念也不是很強烈。
體驗金錢功用
如果嬰兒想要什么,由父母支付,會讓孩子錯誤地認為容易得到,如讓孩子支付,幫助教育他們一個概念:買支付,體驗和理解金錢的功能,如果父母灌輸金錢的概念太晚,害怕下一代容易發(fā)展不懂得珍惜金錢,習慣拿錢買壞習慣。

孩子放長假,比如假期,用錢的機會比較多,家長可以借此機會為寶寶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觀,避免亂花錢。
給零用錢兩大原則
嬰兒在幼兒期初步建立了金錢的概念后,進入了一年級,父母開始給孩子每天的零花錢,此時,父母必須堅持和實踐以下兩個原則:
原則1-因此需要給予金額
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消費需求給予金額,購買零食的費用,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零花錢,否則很難幫助孩子養(yǎng)成適度和自律的金融習慣。
原則2-每日給予零用錢
假如一次給孩子整個月的零花錢,他們很快就會花光。
精明消費學價
當孩子上小學時,父母有責任鼓勵他們建立消費、儲蓄、分享和其他概念。專家將重點關(guān)注消費環(huán)節(jié)。例如,孩子的月零花錢是20元。如果父母和孩子同意在一個月內(nèi)花5元,那么父母就不應該干涉孩子買什么,剩下的錢可以存15元。

有時嬰兒可能想用一點錢給家人、朋友或同學買小禮物。他們應該首先問父母,討論消費用途和金額。在此期間,父母應該抓住機會教孩子學習價格,買更便宜的東西,而不是花所有的錢買他們喜歡的東西。
不能代替陪伴時間
在管教嬰兒時,父母也應該樹立榜樣,包括購物價格,讓孩子知道父母在消費之外,也有儲蓄的習慣。此外,父母不應該在孩子面前炫耀名牌,以免讓孩子變得貪婪和虛榮和虛榮。更重要的是,父母不應該用金錢或物質(zhì)來代替陪伴孩子的時間。
善用零用錢
使用零用錢時,寶寶會在不知不覺中超出預算。因此,母親不妨采取以下策略:
①提前告訴孩子,如果本周用完零用錢,直到下周才能增值。
②每次只為孩子的零用錢增值20元。
③如果嬰兒的零花錢用完了,但還沒有到周末,父母每天只給現(xiàn)金作為孩子的交通費。但記住不要在本周內(nèi)給孩子額外的零花錢。
處理紅包錢

如果把每年的紅包錢還給孩子,他們可能會花一眨眼,因此,父母應該首先告訴他們錢的使用,如果遇到錢不受控制的嬰兒,應該由父母保管紅包錢,每當嬰兒使用,給父母,父母必須監(jiān)督他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