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和家長如何共同教育孩子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孩子的教育并不能只靠父母,因為孩子大部分的時間的都在學校,所以做到家校共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學校和家長如何共同教育孩子呢?
學校和家長如何共同教育孩子
1、不要采取過激的方法
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想要孩子做到的事,自己要做到
我們都知道言傳身教,但是身教的重要性遠遠大于言傳,而且身教是非常難的。從正向的角度來說,家長自己具有的品質(zhì)、能做到的行為,才有資格對孩子提出要求,孩子也才會聽從家長。
從反向的角度說,孩子的行為出現(xiàn)問題,我們不應(yīng)該責怪孩子,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的行為是對家長行為模式的不自覺地模仿。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人格、性格的養(yǎng)成產(chǎn)生影響,所以有人說: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為了孩子,您要不斷努力,做更好的人,才有可能培養(yǎng)出一個好孩子。
3、家長要經(jīng)常與學校、老師聯(lián)系,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
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家長會,家長會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思想等,因此無論多忙家長會務(wù)必要參加。所有的忙碌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會不參加就不要說什么其他的了。加強與學校任課老師的聯(lián)系,積極與班主任老師交流溝通。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1、教孩子承擔責任
如果孩子做錯了,就要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家長和孩子一起彌補過失,能讓孩子學會如何承擔責任。在批評過程中,可以允許孩子對事件作出解釋,但也要讓他明白,解釋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批評本沒錯,讓孩子知道界線,知道對錯,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2、足夠耐心
有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制定完規(guī)則后,就馬上要求孩子立即執(zhí)行,不給他們緩沖的時間,如果做錯就立即責罵。這種錯誤的做法,只會導致兩種結(jié)果的發(fā)生:第一種是孩子產(chǎn)生叛逆心理,跟家長對著干;第二種是孩子會出現(xiàn)恐懼害怕的心理。無論是哪種結(jié)果,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在孩子學習規(guī)矩的過程中,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這樣更有利孩子的成長。
3、約束自身樹立好的榜樣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教重于言教,家長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喜歡學習的父母只有吃喝玩樂,一個不知道該做什么的父母,一個品行惡劣、行為粗俗、自私、不尊重老人的父母,就不會培養(yǎng)一個好孩子。
- 上一篇:當前是第一篇
- 下一篇:當前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