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么
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厭學的時候,原因可能是來自家長、學校、社會的壓力,使得他們疲于應付,喪失興趣。還有就是學習成績不理想導致他們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低,因此對學習失去興趣和動力,導致厭學。
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么
1、接受能力弱,對所學知識沒有概念
網(wǎng)上曾經(jīng)流行這么一句話“自從初二那年彎腰撿了一支筆,從此再也沒有聽懂過數(shù)學課”,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確實有很多孩子學習能力弱。
或許這種現(xiàn)象在文科上還不是那么明顯,但是理科這種連貫性極強的科目上,一旦您中間掉了隊,想再跟上腳步就難了。孩子聽不懂老師講什么,自然不想學,產生厭學情緒也是在所難免的。
2、家長的壓迫
在家長們的認知中,孩子的學習是頭等大事,只要他們能好好學習,考一個好成績,那么什么問題都可以被忽略。如果成績不好的好,哪怕所有人都夸您很優(yōu)秀,那您也是一個壞學生。
孩子長期在這種高壓之下,自然會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甚至有的時候,孩子明明已經(jīng)很努力了,家長卻還是拿他們和其他人作比較,這樣更會加重孩子的失落感,讓他們對學習更加厭惡。
3、逆反心理
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時,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批評、嘮叨孩子。這種教育方式您用一兩次還行,如果次數(shù)多了,孩子就產生了逆反心理:您非要我好好學,那我偏不學,只要家長讓我做的事,我就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他們的學習成績與發(fā)展前景息息相關。然而,有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和抵觸情緒,這給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帶來了困擾。該怎么疏導孩子的厭學心理呢?
由于環(huán)境、性格、性別等方面的差異,每個孩子對厭學問題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家長要根據(jù)每個孩子的情緒變化和行為舉止窺測其內心深處的變化;還要通過談心等活動,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使孩子愿意向家長傾訴真情。然后針對孩子實際情況,再去解決。
厭學的孩子往往對學習失去了規(guī)律性,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對于調整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非常關鍵。在計劃中,合理分配各科目的學習時間,避免讓孩子感到學業(yè)負擔沉重。同時,根據(jù)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增加一些有趣的學科,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
思考:厭學的孩子是否能自愈,如果可以的話,孩子一般多久可以走出來呢?
有的人一旦產生厭學的情緒就需要很長的時間,或者是一直無法恢復,大部分的人可能在一兩個月適應以后就能恢復了。厭學期恢復時間因人而異,但一般來說可以在幾天到幾周內恢復。
若孩子只是出現(xiàn)了輕微的厭學情緒,在平時生活中得到了父母和老師的開導以及鼓勵后,會逐漸好轉。在此期間,建議家長要與老師及時溝通,避免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影響。
但是如果孩子的表現(xiàn)比較嚴重,此時則需要及時找專業(yè)人員開導,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 上一篇:十歲女孩一說就哭怎么辦
- 下一篇:孩子不愿上學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