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幾個叛逆期
作為家長,想要養(yǎng)育一個孩子成才是非常的難的,對孩子管的松了,孩子就會變得隨波逐流,對孩子嚴加管教,就有可能導致孩子變得叛逆,整天和父母對著干,那么小孩有幾個叛逆期呢?家長該怎么去教育孩子呢?
小孩有幾個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期有三個,第一個是二至四歲時寶寶的叛逆時期,第二個是七至九歲時的學齡叛逆期,第三個則是青春叛逆期。當然,因為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和個體特質不一樣,父母可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區(qū)別對待。
小孩叛逆期家長怎么辦
1、了解原因,身體力行
我們應該主動了解孩子為何叛逆,什么事情造成的。在了解之后,很多家長做的工作就會通篇大道理。例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學了,爸媽急得不行,又是勸又是打,但最后一點用都沒有。不如家長身體力行,讓孩子去感受他的做法是錯誤的。不想上學,那就讓他干幾天體力活,讓他知道工作是多么辛苦。
2、學會與孩子溝通,聆聽孩子的想法
父母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而在孩子看來自己是有理的,這就是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就像新學期孩子想要換一個新書包,但是您卻因為之前的書包沒壞為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但是這個書包已經背了兩三年了,孩子的心情難免失落。
心情失落,孩子情緒上自然會出現波動,逆反情緒就很容易出現了。不是要求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但孩子提出要求后,父母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然后再決定給不給孩子買,這才會減少孩子逆反情緒的產生。
3、適當的鼓勵和認可孩子
孩子們都是渴望得到大人的認可的。即使他們在做一件您認為不對的事情。您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先去認可他的想法和做法,然后等他的心情平復下來之后,再去表達您的意見,說出您認為的正確做法是如何的。也就是“緩兵之計”,給孩子一定的平復時間,再去認可和鼓勵他,可能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哦。
4、少干預,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父母要盡量少干預孩子,盡可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對,也要把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盡量忽略,只選最重要的三四個問題,一個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談一次。在談的時候,千萬不要長篇大論。只有說的少,孩子越會聽得專注,才會用心去加以重視。
5、對孩子的事情,就事論事
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往往情緒會變得特別激動。于是常常會借著孩子這次的行為,進行長篇大論,甚至說把孩子以前的舊賬統統翻出來,這樣的方式是極為不妥的。
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只需要把孩子當前做的事情處理好就行,孩子有錯的話就要幫孩子指出來。千萬不要太過于嘮叨,上綱上線,這樣不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甚至還會讓孩子產生出逆反的心理。
- 上一篇:孩子叛逆期如何解決
- 下一篇:17歲的孩子還在叛逆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