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自私的孩子
生活中您會發(fā)現,有些孩子會主動拿自己的食物和別人分享,和別人一起享受這個過程,但是有些孩子卻只想把好吃的食物占為己有,面對孩子的行為,家長怎樣教育自私的孩子?
怎樣教育自私的孩子?
第一、從吃喝小事做起
吃飯時,最好全家人一起吃,而且“好東西要大家吃”。對于任何好吃的東西,家庭成員每人都要有一份。要讓孩子知道,吃好東西不是她的特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喜歡吃好東西。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yǎng)成習慣,學會分享,即使別人送她的東西,她也會記得給家長留一點。
第二、給孩子適度的照顧,教孩子學會履行義務
要擺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在滿足孩子基本吃、穿、玩、學習等需要的同時,還應鼓勵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自己收拾玩具、擺凳子、分碗筷等,使孩子明白自己也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員,也應該為家人盡點義務。當孩子所做的得到大人的認可、自身價值得到承認時,孩子自然能減少自私行為,學會關心別人。
第三、與爺爺奶奶保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
要多跟爺爺奶奶溝通,讓他們意識到“溺愛”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對孩子的要求要達成一致意見,以免孩子對爺爺奶奶過多的依賴,而降低了父母的威信。
第四、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長是孩子效仿的主要對象,所以家長要事事率先為范。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融洽、與鄰里和睦相處、好吃的先讓給老人,給生病的家庭成員特別的照顧、出門坐車主動讓座等言行,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會關心別人、克服自私心理。
第五、反復訓練孩子的利他行為,表現好的地方及時給予強化
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謙讓長輩,謙讓同伴,謙讓客人的好習慣。當孩子表現出禮讓、把自己心愛的玩具拿給小朋友玩、主動讓座等好的行為時,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fā)他們繼續(xù)行動的愿望。
第六、延遲滿足
可以告訴孩子:“如果能堅持與別人分享自己喜歡的食物或玩具、不搶奪別人的東西,兩周后就獎勵那個早就相中了的巴比娃娃?!毖舆t滿足可以降低孩子的欲望,防止自私心理膨脹。
第七、學會分享
邀請小朋友到家里玩,鼓勵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把自己喜歡的食物與大家分享,讓孩子親身體驗與他人共享的快樂。到親子機構或公共兒童游樂場所,多讓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多少讓她碰些“釘子”,在交往中逐漸學會考慮別人的權益以及如何與人相處。
第八、移情法
可以教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之前進行換位思考“我若是對方,我該怎樣”,凡事多為別人想想。當孩子表現出“不愿意拿出自己玩具或者食物”的時候,避免立即責備,應該使孩子設想“如果別人也不讓她玩自己的玩具或吃自己的東西,她會怎么想?”要孩子知道只有多給別人愛心,才能獲得別人的喜愛。
第九、角色游戲
可以設計有關“自私的行為”或“自私的人”的角色游戲,“自私的人”的角色可以由您或孩子來扮演,扮演時有意識地夸大自私的惡劣后果——自私的孩子不受歡迎、沒有朋友玩,使孩子體驗到自私對別人的害處,引起她足夠的重視,從而促使她改變這種不良行為。
- 上一篇:小孩子搶別人東西怎么教育
- 下一篇:兩個孩子搶東西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