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指責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時至今日還是有很多家長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當孩子犯錯誤時就會對孩子責罵甚至動手。但是也有更多的家長意識到了,這樣做是不對的,只會傷害孩子。那么父母指責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有哪些呢?

父母指責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父母指責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1、沒有自信心。家長的指責會讓孩子會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比別人笨,什么都做不好,長時間就失去了內(nèi)心的自信,變得自卑,做事猶猶豫豫、畏手畏腳。

2、形成叛逆心理。父母一直指責孩子,孩子會認為,不管我怎么努力,父母都會覺得我做得不夠好。不如破罐子破摔,再也不聽父母的安排了,隨心所欲,有種“看您能把我怎么樣”的想法。

3、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時家長一味的指責孩子,給孩子造成的最嚴重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強烈,如果家長經(jīng)常隨意指責孩子,甚至是在外人面前對孩子冷嘲熱諷,這對孩子的自尊心將造成嚴重傷害。

4、對親子關(guān)系不利。家長總是急著插手去指責孩子的錯誤,反而錯過了讓孩子自我認知的最佳時機;一味指責孩子,不去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容易造成孩子抵觸情緒,父母一直不改變自己,會讓孩子對父母產(chǎn)生情緒,最終親子關(guān)系變遠。

5、逃避的性格。這種陷入了無助情緒,停止逃避的行為,孩子無力防抗,最終只能放棄。未來,孩子不敢面對風險,不敢去面對有挑戰(zhàn)性的事物。固步自封的行為,會讓孩子失去創(chuàng)造性,孩子也將不能夠勝任一些高端職位。

孩子犯錯后應該怎么辦

1、注重自己言語的組織

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后,他們已經(jīng)會對父母的言語做出一定的分析。當爸爸媽媽常常說“豬、沒腦子”這樣的話語之時,他們自然會傷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語的組織,以一種平和溫柔的態(tài)度去和孩子相處,不能給孩子作出不良的示范。

2、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于任何一個孩子來說,玩是他們的天性。父母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懂得情緒的處理,控制住自己發(fā)泄情緒的想法。以最好的狀態(tài)去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懂得表揚孩子

父母指責孩子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父母請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和鼓勵。發(fā)自內(nèi)心地稱贊,或者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豎起大拇指,都會對孩子起到出乎意料的巨大作用。

相關(guān)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