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內經》中的飲食養(yǎng)生方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結構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吃的越來越好,因此各種疾病也隨之而來,比如高血壓、高血壓、糖尿病等等這些,影響著人們的健康,那么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首先應該從調整飲食做起,而在《黃帝內經》中也介紹了一些關于飲食養(yǎng)生的方式,供大家看考借鑒。

謹和五味——各種食物搭配合理
朱丹溪曰:“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所以說,要“吃出健康”就應以“麻、麥、稷、稻、豆”五谷為主要營養(yǎng);以“李、杏、棗、桃、粟”五果為輔助;以“犬、羊、牛、雞、豬”五肉為補益;以“韭、薤、葵、蔥、藿”五菜為補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谷肉果菜搭配合理食用,一般葷素搭配比例為1:2,防止偏食,保持營養(yǎng)均衡。
小編推薦:
揭秘腳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 經絡養(yǎng)生:刮痧止膝關節(jié)痛
食不偏嗜——各種口味適當調和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指出藏人體陰精的五臟,容易因為偏嗜飲食五味而受到損傷。并指出味過于酸,會導致“脾氣乃絕”;味過于咸,會引起“心氣抑”;味過于甘,容易引起“腎氣不平”;味過于苦,會發(fā)生“脾氣濕滯”;味過于辛,可導致“筋脈衰敗”。這說明飲食對人體五臟有“養(yǎng)”和“傷”的雙重作用。因此,小心調和、搭配飲食五味時,就能夠營養(yǎng)充沛,筋強骨壯,身體健康。
食不過量——各種飲食攝入適量
《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敝赋鲲嬍硵z入過量,就會損傷胃腸道,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又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币馑际情L期過食肥甘厚味等高熱量食物,就會引起疔瘡類病變。因此,吃飯應做到七、八分飽,一日三餐熱量合理搭配,早飯:午飯:晚飯之間的熱量卡比約為4:4:2。
食無所犯——食不貪雜,勿犯禁忌

食療偏方治慢性咽炎 脾虛之人要少食山楂
猜你喜歡:
每餐的飲食不可過雜過多,即“食不欲雜”。也就是一餐吃的食物樣數(shù)不要過多。所吃食物之間不要犯飲食禁忌。例如:豬肉忌生姜、蕎麥、葵菜、梅子、馬肉、驢肉等;羊肉忌梅子、小豆、蕎麥、豬肉、醋等;犬肉忌菱角、蒜、鯉魚等;牛肉忌黍米、韭菜、生姜、粟子等;雞肉忌蒜、芥末、生蔥、糯米、李子、兔肉、鱉肉等。
- 上一篇:乾隆皇帝的十六字“長壽訣”
- 下一篇:漫談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