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小兒厭食的方法
厭食以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為特點,是小兒常見的脾胃病,由喂養(yǎng)不當,飲食失節(jié)而致脾胃運化不健所引起。本病以1~6歲為多見,城市兒童發(fā)病率較高。長期厭食者,可導致氣血化生不足,抗病力減弱,易患他病,甚至發(fā)展為疳證。
治療該病應先辨明證候。若僅見食欲不振,其他癥狀不明顯者,多為脾胃不和證;若伴精神不振,面色萎黃,大便溏薄者,為脾胃氣虛證;若伴口干,舌紅苔少,食少飲多,大便偏干者,為脾胃陰虛證。在治療上以調(diào)理脾胃為總則,脾胃不和者運脾和胃,脾胃氣虛者健脾益氣,脾胃陰虛者滋脾養(yǎng)胃陰。
脾胃不和
癥見食欲不振,甚則厭惡進食,食少而不香,多食或強迫進食可見脘腹飽脹,形體略瘦,面色欠華,精神良好,舌苔薄白或薄白膩,脈象細滑。此為胃失和降,脾失健運所致。為厭食病中常見證候。
治法:運脾和胃。
方用調(diào)脾散:蒼術6克,陳皮5克,炒神曲10克,炒雞內(nèi)金9克,佩蘭6克。若腹脹明顯者,可加木香6克,炒萊菔子6克以消積理氣。若舌苔黃膩者,可加藿香6克,薏苡仁15克以化濕醒胃。本證也可用以下驗方:蒼術10克,山楂10克,陳皮6克,雞內(nèi)金6克。
脾胃氣虛
癥見食欲不振,少食懶言,精神不振,面色萎黃,大便溏薄,夾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舌淡、苔薄,脈細弱。此為脾胃虛弱,運化無力,中氣不足所致。
治法:健脾益氣。
方用參苓白術散:人參6克,白術6克,茯苓6克,薏苡仁15克,桔梗4克,山藥9克,扁豆12克,蓮子肉9克,砂仁5克,甘草3克,大棗2枚。若舌苔薄膩者,可加蒼術7克以運脾燥濕。若腹脹者,可去甘草,加木香6克,香附6克以理氣寬中。若易汗出者,可加黃芪12克,防風3克,牡蠣15克以顧護衛(wèi)表。若口吐清涎,大便溏薄者,可加煨姜5克,肉豆蔻6克以溫運脾陽。
脾胃陰虛
癥見不欲飲食,口舌干燥,食少飲多,面色少華,皮膚不潤,小便黃赤,大便偏干,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象細數(shù)。此為素體陰虛或熱病傷陰,致脾胃陰液受損所致。
治法:滋脾養(yǎng)胃。
方用養(yǎng)胃增液湯:石斛6克,烏梅5克,沙參7克,玉竹9克,白芍7克,甘草3克。若脾氣虛者,可加山藥9克,扁豆12克以補氣健運。若手足心熱,口干舌紅者,可加胡黃連6克,丹皮5克,蓮子心2克以清熱養(yǎng)陰,寧心安神。若口渴引飲者,可加蘆根15克,天花粉9克以生津止渴。若大便秘結者,可加火麻仁9克、瓜蔞仁6克以潤腸通便。
- 上一篇:中醫(yī)治療兒童癲癇的好方法
- 下一篇:中醫(yī)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好方法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
- 治療小兒厭食有效的方法
- 中醫(yī)是如何治療小兒厭食的?
- 小兒厭食的中醫(yī)治療方法有哪些
- 小兒厭食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 小兒厭食癥如何用中醫(yī)有效治療?
- 中醫(yī)中藥治療小兒厭食癥
- 如何對癥下藥治療小兒厭食
- 中醫(yī):針刺四縫治小兒厭食
- 小兒厭食癥病因與中醫(yī)調(diào)理
- 中醫(yī)巧治小兒厭食癥
- 能保護眼睛的食物有哪些
- 長期高血壓容易引起哪些臟器受損
- 脂肪肝怎么食療最好的方法
- 具有解毒保肝作用的營養(yǎng)素為
- 平時吃什么可以預防肝病
-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飲食要注意什么
- 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后喝湯有什么區(qū)別
- 男的吃豆制品吃多了會怎么樣
- 患有腎結石的人要注意吃什么
- 飲食規(guī)律改變會導致月經(jīng)推遲嗎
- 中午不午休如何防止下午犯困
- 胃痙攣吃飯好還是空腹好
- 寶寶情緒不穩(wěn)的時候吃蔬菜好嗎
- 預防肚子脹氣的食物有哪些
- 胃痙攣吃什么食物可以緩解
- 吃火鍋喝酸奶有什么好處和壞處
- 宮頸癌患者的飲食如何安排
-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飲食應注意什么
- 子宮癌應該多吃哪些食物
- 總吃甜食容易得糖尿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