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么會得痛風?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人為什么會得痛風?血尿酸增高是痛風的病理基礎。血尿酸升高后會沉積在關節(jié)的周圍,長此下去在某種誘因作用下就會出現(xiàn)關節(jié)的腫、痛;血尿酸沉積在腎臟或經過腎臟大量排出,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出現(xiàn)痛風性腎病;血尿酸對全身的血管以及胰腺也會有影響,所以,長期高血尿酸狀態(tài)會加重冠心病、高血壓對血管的損傷,同時糖尿病的發(fā)病風險也會增加。

人為什么會得痛風?

  血尿酸高在醫(yī)學上叫做“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的病人只有一部分會發(fā)生關節(jié)炎、腎臟損傷、腎結石等,這部分人可能發(fā)展成痛風,而大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發(fā)展成為痛風,這種情況叫“無癥狀高尿酸血癥”。

  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的人群發(fā)生痛風的概率在12%-15%,而血尿酸越高,發(fā)病幾率也越大。如果說血尿酸稍高于正常人群,其患痛風的概率是5%,那么,尿酸高出正常值50%甚至是1倍的人群,其患痛風的概率可能在30%-40%。

人為什么會得痛風?

  而對于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要不要治療呢,目前有兩派觀點:一派認為應該積極降尿酸,原因是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主要病理基礎,且它可累及人體多個系統(tǒng),是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引起腎臟損害;另一派則不主張積極降尿酸,原因是只有10%高尿酸血癥患者會轉變?yōu)橥达L,全民降尿酸會增加醫(yī)療負擔,藥物可能引起不良反應。一般認為,對于血尿酸水平在535μmol/L(9.0mg/dl)以下,無痛風家族史者則無需用藥治療,但應控制飲食,避免誘因,并密切隨訪。

  痛風的治療是一個綜合、系統(tǒng)的治療過程,一方面,患者要從生活方式、飲食結構、運動、工作勞逸結合等各個方面加以注意;另一方面,治療痛風的藥物也分為緩解急性期癥狀和慢性期預防痛風復發(fā)兩種治療。

  首先,患者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暴飲暴食;要注意多喝水,尤其堿性蘇打水更好;避免吃嘌呤含量高的飲食,飲料如啤酒、白酒,還有食物如海鮮、動物內臟。這些都容易誘發(fā)痛風發(fā)作。推薦水果、蔬菜、牛奶、雞蛋。有些病人不敢吃肉,甚至不敢吃一些諸如豆類和蘑菇這樣的素菜。其實,病友們不用太過于擔心。肉類少吃一點是沒有問題的。國外的研究顯示:豆類和蘑菇雖然嘌呤含量較高,但由于嘌呤的種類和類型與肉和海鮮有所不同,所以它的“生物利用度”(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的量與食物總量的比,編者注)不同,西方的觀點認為這些食物對痛風的影響不大。目前,我們東方人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這些食物對于痛風有影響。

人為什么會得痛風?

  藥物治療痛風的目的是:①迅速控制痛風關節(jié)炎的急性發(fā)作;②預防急性關節(jié)炎復發(fā);③糾正高尿酸血癥,以預防尿酸鹽沉積造成的關節(jié)破壞及腎臟損害。因此,用藥也分急性期痛風發(fā)作緩解疼痛的治療和慢性期預防痛風復發(fā)的治療。在急性期疼痛的時候,可以用消炎止疼藥緩解疼痛,如秋水仙堿、芬必得、雙氯芬酸類藥物;在患者不痛的時候,如果存在高尿酸血癥,要服用一些降尿酸的藥物,以達到預防痛風發(fā)作的目的。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