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yǎng)生適合練哪些氣功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氣功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養(yǎng)生保健方面有著功不可沒的佳績。在氣功學里,身上的每個部位皆可以通過氣功進行保健。以下是講口功、項功、揉肩等。

  口功

  叩齒:上下牙輕叩36~72次。攪舌:古稱赤龍攪海,用舌在口腔內壁與牙齒之間順時針、逆時針各旋轉9~18次。產(chǎn)生津液暫不下咽,接下勢。鼓漱:用上勢產(chǎn)生的津液鼓漱18~36次,再將口內津液分三次咽下,咽時意念誘導津液慢慢到達下丹田。

冬季養(yǎng)生適合練哪些氣功

  此法可益腎固本、引津上潮、健脾益氣、滋陰柔肝。腎主骨,齒為骨之余。常叩齒可益腎固本;攪舌令口內津液增多,開口于口腔的消化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腮腺等),分泌功能增強,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冬季適合練哪些氣功

  項功

  兩手十指交叉抱后枕部,兩手與項爭力前俯后仰3~9次;以前臂運動帶動兩掌,兩掌根部著力,撞擊項部3~9次。

  以兩掌大小魚際交替揉按風池穴,順、逆時針各9~18次。

  頸項為六條陽經(jīng)與督脈交匯處,風池穴為手足少陽及陽維交會穴。本勢對鼓舞陽氣、暢達樞機、活躍氣血有較好的作用。對于因寒邪郁遏或負重損傷引起的頸部經(jīng)脈阻滯,出現(xiàn)頭昏、頭痛、目眩、上肢麻木、肩背酸痛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冬季養(yǎng)生適合練哪些氣功

  頸項處有堅固的韌帶,豐厚的肌肉和皮膚,保護著深部重要的血管神經(jīng)。此勢可大大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項部柔韌性,使該部重要的血管、神經(jīng)和頸椎的功能得到充分的保護和發(fā)揮。

  揉肩

  以左手掌揉右肩18次,再以右手掌揉左肩18次;以左手拇指或掌根部與余四指捏拿對側肩井18次,交換用右手捏拿對側肩井18次;肩關節(jié)按照前→上→后→下的方向旋轉9~18次,再反向旋轉9~18次。

  此勢揉、拿、轉,使肩部的肩髃、肩井、肩貞、肩髎諸穴得到很好的按摩,對疏通經(jīng)脈、調暢樞機,促進肩關節(jié)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關節(jié)的功能有較好的作用,能防治肩關節(jié)疾病。

  夾脊

  兩手輕握拳,上肢彎曲,肘關節(jié)呈90o,前后交替擺動各18次。

  操作提示:前后擺動時,兩腋略收。

  本勢可增強肩關節(jié)及胸背部肌肉的活動,改善血液循環(huán)。疏通十二經(jīng)脈及任、督脈的經(jīng)氣,增強內臟功能,可防治肩關節(jié),胸腰椎病變及內臟疾病。

  搓腰

  腰為腎府,本勢可壯腰健腎、防治腰脊疼痛及痛經(jīng)、閉經(jīng)等病癥。

  操作提示:本勢先捂腎俞,次上下、次左右搓腰部。

  將兩手搓熱,捂于雙側腎俞穴上,再以命門穴和腎俞穴為中心左右搓腰18次,可上下搓,也可左右搓。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