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應該如何清洗比較健康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現實生活中吃完飯有很多小伙伴們不太想洗碗,于是就一直放著,但是今天小編告訴大家不洗碗的危害。4小時不洗碗等于"吃毒"這是真的嗎?想必這是很多人都會想要知道的。那么餐具應該如何清洗呢?下面就一起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不過,最近很多文章都說“4小時不洗碗,細菌增長10億”、“你泡的不是碗,而是細菌!”……嚇得我們再也不敢泡碗了,吃完飯立馬乖乖去洗碗。

餐具應該如何清洗比較健康

 但是,我們平時泡碗的這種習慣,真的會讓細菌瘋狂增長嗎?事實真相又是什么樣呢?

 4小時不洗碗等于“吃毒”?嚇得我再也不敢泡碗了!

 4小時不洗碗=“吃毒”是真的嗎?

 細菌雖然會呈幾何級數增長,但是細菌的數量多并不一定會對身體有害。

 首先,并不是細菌就一定有危害。

 其次,對于致病菌,達到一定數量才會造成中毒感染的危害。一般對健康有威脅的“致病菌”,它們一般存在于食物當中,在餐具、洗碗水中存之較少。

 最后,對于洗碗而言,基礎層面來講是為了清理油污以及食物殘渣。另外,使用的洗滌劑對于細菌等微生物有一定的殺滅能力。但是,如果說單靠洗潔精、洗滌劑殺掉所有的細菌等微生物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細菌也并不都是損害身體的。比如日常生活當中的“益生菌”,就像酸奶當中的各種菌群一樣,是可以在身體當中提供有益作用的,并不是所有的細菌都是“致病菌”。

泡碗產生的細菌對健康有危害嗎?

 熱傳的文中描述:“因為,人體腸道傳播疾病的微生物,像沙門氏菌、變形桿菌等,很容易附著在用過的碗周圍。用水泡碗時,碗里留有的豐富油脂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營養(yǎng)。4個小時以后細菌開始以幾何級數快速繁殖?!边@些細菌真的對健康有害嗎?

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個月,在自然環(huán)境的糞便中可存活1-2個月,沙門氏菌最適繁殖溫度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也就是說,對于自來水的溫度,并不是沙門氏菌的優(yōu)良繁殖生長溫度。

 查閱《食品微生物學》可知:一般情況下,蛋、家禽和肉類產品是沙門氏菌產生危害的主要傳播媒介,感染主要取決于沙門氏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體狀況,受威脅最大的是小孩、老年人及免疫缺陷個體。

餐具應該如何清洗比較健康

 所以,即使泡碗會產生沙門氏菌也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太大危害,更不會出現感染中毒的情況。

 變形桿菌

 除了沙門氏菌,像變形桿菌,那更是一種一般情況下根本不會致病的細菌,而且是廣泛存在于動物和人當中的一種細菌,所以更是“謠言惑眾”。

 那么,怎樣清洗家庭餐具包更加靠譜呢?下面分享幾個要點。

家庭餐具如何清洗?

 洗碗布的選擇

 清洗碗碟筷等餐具時,選擇一塊合適的洗碗布(刷)很重要。先用清水沖洗,盡可能地將食物殘渣清洗掉,再使用洗碗布(刷)等工具進行清洗。

 材質選擇

 洗碗布最好不要選化纖材質和鋼絲球,由于這些材質的碎屑很容易粘在餐具上,隨食物一起進入并滯留在人體胃腸道內。建議盡量選擇純木纖維洗碗布。另外,白色舊毛巾(完全消毒)也是不錯的選擇。

 勤更換

 廣告洗碗布最好一個月左右更換一次,平時用完后徹底清洗。經過試驗分析,20%的洗碗布內的確隱藏著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清潔不徹底的洗碗布會使餐具在洗滌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非但起不了清潔作用,還可能因“二次污染”而影響身體健康。

 通風自然晾干

 每天刷完鍋碗瓢盆后,應該在通風處自然晾干,然后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并建議定期進行合理消毒,消毒柜或者沸水煮制半小時,降低微生物于萌芽之中。

注意事項

 ①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感染

 盛裝生食的碗碟要與熟食碗碟合理區(qū)分,避免生食碗碟當中的微生物會轉移到熟食盛裝容器中,造成污染。

②沖洗干凈

 無論使用的是“洗潔精”還是“家庭堿面”,都應沖洗完全,避免留存對身體會產生刺激作用的有害物質。

 關于餐具的安全衛(wèi)生需引起大家的注意,科學清洗、靠譜使用,別給您的健康“抹黑”。

 不要給自己找偷懶的理由了!趕緊刷碗去吧!

 小編結語:話至尾聲以上內容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一些長時間不洗碗相當于在吃毒,家庭中偶爾懶一兩次也沒什么小編認為,但是次數多了就不好了,所以大家還是多多注意衛(wèi)生,這樣才能安心食用美食吧。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