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面相學(xué)將人的臉型歸納為國、用、風(fēng)、目、田、由、申、甲八種,所謂“相之大概,不外八格”。從生物解剖學(xué)來說,這種分析是具有一定科學(xué)內(nèi)涵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臉型,便體現(xiàn)出于這種審美傳統(tǒng)的淵源關(guān)系,也直接體現(xiàn)了中國男性臉型的標準美。
有專家曾將秦俑的臉面輪廓同樣歸納為八類:“目”字形臉,頭形狹長;“國”字形臉,方正稍長;“用”字形臉,額部方正,下巴頦寬大;“甲”字形臉,額部和顴骨處寬度接近,面頰肌肉顯著內(nèi)收,下巴頦窄尖;“田”字形臉,面形方正;“申”字形臉,顴骨處寬,額部較窄,下巴頦尖;“蛋”字形臉,額處寬,下巴頦尖,臉上肌肉豐滿,其輪廓線如同蛋形;“由”字形臉,額部較窄,兩頰和下巴處寬。
秦俑的臉型、胖瘦、表情和年齡有差異,這與俑群的制造出自多人之手有關(guān),更與秦國兵源來自全國各地,其體格和面孔存在差異有關(guān)。如寬額、厚唇、闊腮,面相淳樸憨厚者,多是出身于關(guān)中的秦卒;圓臉、尖下巴,神情機敏者,大多為巴蜀人;高顴骨、寬厚耳輪、眼睛不大、薄眼皮,結(jié)實強悍者,則出自隴東。
秦俑的面貌,有著美、丑、胖、瘦、年輕、年老、常見型和罕見型的區(qū)別,而秦俑面部輪廓,又以目、甲、國字形臉最多,申、由字形臉最少,說明2000多年前的秦代和現(xiàn)在人們的面部輪廓基本相同,審美觀也基本接近。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