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中了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現在的初中孩子自主意識比較強,有些孩子思想也比較頑劣,所以要用引導式的教育去跟他們溝通,那么孩子初中了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呢?

孩子初中了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尤其在學習上,要鼓勵孩子獨立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不要去充當孩子的拐杖,不要讓孩子過多地依賴父母、長輩。家長在初中生家庭教育時。

孩子初中了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孩子自由發(fā)展。及時表揚和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激發(fā)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養(yǎng)成自覺進行學習的良好習慣。

進入初中后,孩子開始發(fā)展自我,尋求獨立,也就說明孩子開始長大了,有了自我意識,這時候最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當初中孩子感到父母作為一個平等的個體對待時,也就不會通過叛逆的方式來爭取自主了。

父母平時要常換位思考,假如您是這個階段的初中生,您會怎么做,假如您做了同樣的事情,您想得到什么,站在孩子的角度角度多想想,不要老是說您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這樣的話語往往帶有強制性,孩子是最不喜歡聽的。

初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接納孩子的缺點

父母接納初中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會信任自己的感受,接納自己的情緒,逐漸脫離負面情緒,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但是如果父母拒絕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強迫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那么孩子會逐漸變得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不接納負面情緒。一旦產生負面情緒就感到緊張和內疚,甚至都不敢哭,強作歡顏,故作堅強,內心則處于彷徨無助的狀態(tài)。

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對待初中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對初中孩子過于嚴格,處處訓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動,使孩子言聽計從。這樣教育的初中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養(yǎng)的,但因他們的獨立人格沒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現出自我抑制,沒有信心的個性特點;相反,有的父母對子女的任何要求都盡力給以滿足,結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蠻橫的品質,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家長應該平等對待初中的孩子,既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又要讓他們逐步學習成年人的行為,按照一般人際關系準則行事,父母的錯誤態(tài)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長給孩子留出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孩子初中了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家長關愛孩子,但不能成為初中孩子的保姆,上下學接送,孩子看書,自己陪讀,一切圍著孩子轉,這會讓初中孩子產生依賴性。家長應該主動地尋找一點時間和空間,暫把孩子放在一邊。這不是不管孩子,只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心理環(huán)境。教育初中孩子并不意味著家長要放棄個人的需要和夫妻間的交流。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