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腹瀉不妨試試艾灸
立秋之后晝夜溫差懸殊,當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后,就會令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液中的化學成分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大增加,胃腸發(fā)生痙攣性收縮,從而使得胃腸道免疫力下降,誘發(fā)腹瀉等胃腸疾病。專家認為防治腹瀉病,不妨試試艾灸綠色療法。

小編推薦:
揭秘腳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 經絡養(yǎng)生:刮痧止膝關節(jié)痛
如在生活中出現(xiàn)輕度腹瀉的癥狀,不要自行盲目禁食,而要根據自身情況適量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很多人都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聰明地禁食,這無異于火上澆油,因為禁食只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因此,腹瀉時更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yǎng)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面條、牛奶、肉湯之類。同時,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營養(yǎng),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于預治腸道傳染病。

大家出現(xiàn)腹瀉的情況時,不要盲目使用收斂藥。因為感染性腹瀉是自身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有助于病原體和毒素的排出。癥狀較輕者可以通過飲食和生活習慣來調理,癥狀較重者應當尋求醫(yī)生的幫助。此外,兒童得了感染性腹瀉,應該引起注意。兒童由于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往往延誤治療。如果外觀是膿血便,家長就要高度警惕,可能是中毒性菌痢,治療不及時容易引起生命危險。
灸療就是用艾炷、艾條等材料置于人體的一定部位,借助高溫對特定穴位產生影響,用以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保健方法,具有補氣溫陽、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尤其對腹瀉、水腫、痛經等功能性疾病,效果較好。
腹瀉如何使用艾灸
灸法1
取穴:腹瀉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點直下,赤白肉際之處)。
灸法:采用艾卷溫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鐘,每日2~3次,治愈為止。
灸法2
取穴:天樞、中脘、氣海、上巨虛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闕、關元穴;濕重者加陰陵泉穴;嘔惡者加內關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更多內容請關注飛華健康網中醫(yī)頻道:http://tcms.fh21.com.cn/
食療偏方治慢性咽炎 脾虛之人要少食山楂
猜你喜歡:
灸法:神闕穴采用隔鹽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壯,其他穴位采用艾條溫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鐘,每日1次。
- 上一篇:經??人栽囋囍嗅t(yī)艾灸方法
- 下一篇:中醫(yī)點穴瘦臉法 變V臉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