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登山應格外注意些什么?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雖然說冬天寒冷,但是很多養(yǎng)生人群都對登山情有獨鐘,的確,戶外登山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養(yǎng)生方式,但是在登山的過程中,注意事項要事前弄清楚。

  選短程登山路線

  冬季日短,登山之前一定要確認日落時間,一定要保證下午四點以前下山。選擇當日登山路線時,日出后出發(fā)為標準,選擇往返大約6-8小時的路程比較合適。為了預防緊急情況發(fā)生,一定要準備頭頂燈。因為冬季氣候變化無常,如果感覺天氣有異常,一定要迅速下山,最好與登山經驗豐富的高手同行,盡量避免單獨下山。

冬天登山應格外注意些什么?

  上下坡注意步子

  上坡路:以一定的步幅(步幅不易過大),腳底完全平放在斜面上,使磨擦面積最大,以避免滑落,身體不要過于彎曲,以免增加腰部壓力,盡可能保持身體平直。

  下坡路:下山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意。登山的時候,大多數事故都發(fā)生在下山的陡坡上。下山的時候,因為受加速度的影響,腳與鞋容易脫離,使腳部受傷,或產生水泡,因此,一定要系緊鞋帶,安全下山。

  裝備準備要徹底

  冬季山上寒冷。因為寒冷的空氣和積雪,與其它季節(jié)相比,人體大約多消耗10-20%的能量。棉制品服裝,排汗和排水的速度慢,汗涼了以后,體溫會急劇下降,會使身體處于低溫狀態(tài),所以棉制品服裝不適合冬季登山。因此,要穿著輕便且能防風、防水、保溫、透氣的功能性登山服。

  牛仔褲和燈籠褲也要盡量避免,因為濕后不易干。要走長段的雪道時,最好穿著可防雪卷入的保溫效果好的下口緊的登山褲。

冬天登山應格外注意些什么?

  登山鞋也要選擇防水、透濕、保溫功能好的到腳腕以上高綁鞋,同時要選擇厚底鞋,以便安裝防滑鞋釘。為了防冰面路,要準備防滑釘。但是在一般雪道上不要使用防滑釘,以免傷害膝關節(jié)。

  不要堵塞登山路

  山行的時候,可以看到有些登山客擋在登山路上安裝防滑鞋釘或系鞋帶,甚至有些人擋在路口吃飯。我們在登山的時候,要避免別人因為我們受到影響,要保證登山路暢通無阻,要在登山路以外的地區(qū)重整裝備或休息。

  經過登山路的狹窄處的時候,要讓可能會踩到落石的下山人先行是一種慣例。但是,一般情況下人數多的隊伍與人數少的隊伍相會時,讓大隊伍先行為原則。

  在登山路上見到登山客而互相讓路的時候,最好打招呼問候。一般說“你好”、“一路順風”、“加油”等,大隊伍移動的時候,由前面的人代表打招呼,其他人只要以微笑或點頭的方式代替即可。但是,對氣喘吁吁上山的登山客,則不要打招呼。

  勞累困乏要休息

  登山開始后,30分鐘至1小時是最累的時段。30分鐘以后,神經、血液循環(huán)速度、體溫、新陳代謝等身體變化開始出現(xiàn)。此時,調控失敗的話,肌肉力量下降,關節(jié)沖擊加大,身體會出現(xiàn)難以適應的情況。所以登山20-30分鐘以后,休息一下,重整背包、登山鞋等裝備以后再出發(fā)較好。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