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亂扔東西不可一味指責
家長為兒童保健,不僅要重視生理上各種疾病的預防,還應該注重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小到寶寶亂扔東西的問題,家長也應該分析原因區(qū)別對待,因勢利導,千萬不可一味的指責或聽之任之。>>>專家解答兒童飲水的常見問題
?
因好奇扔東西,家長要做“加法”。1~3歲的寶寶會出于好奇摔東西,比如寶寶把一個小皮狗玩具扔在地上發(fā)出叫聲,他很興奮,又把其他玩具扔在地上,想聽聽它們是否發(fā)聲,發(fā)出何種聲音,寶寶很想通過“扔”來探究世界。這時家長要做“加法”,主動把一些不同形狀、不同色彩、不同特性的能摔的物品拿出來,鼓勵孩子摔,這能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豐富孩子的探究體驗。

因練力扔東西,家長要做“減法”。一兩歲的孩子主要依靠肌肉的動作和感覺來應付外界事物,手部動作不靈活,通過扔東西來練手部動作的協(xié)調性,還能鍛煉體力,這能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把自己與外物分開來。家長這時候不僅要把那些易碎、易撕、易壞的物品收起來,還要把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的危險品(比如打火機、玻璃杯)收納好。
發(fā)脾氣扔東西,家長要疏解孩子不良情緒。有的寶寶情緒不好就可能往地上扔東西。家長一方面要接納孩子的消極情緒,幫他調控情緒,為他找到疏泄不良情緒的正常渠道;另一方面,等孩子平靜后,要讓他學會對自己的不良行為負責,可以進行必要的懲罰,或者讓他親嘗后果,比如,心愛的玩具摔壞了就不給他再買,或者沒收他喜愛的玩具促其反省。
- 上一篇:家庭優(yōu)越孩子需警惕高壓陷阱
- 下一篇:專家解答兒童飲水的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