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療法注意事項 哪些部位不能刮
刮痧作為中醫(yī)的一種特色療法,對一些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然而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刮痧,也并不是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適合刮痧。那么刮痧療法都有那些注意事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簡單的刮痧手法
1.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溫水洗凈局部。

2.用邊緣光滑的湯匙(或調(diào)羹、銅幣等)蘸上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單向重復(fù)地刮。
3.刮痧順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體中間刮向兩側(cè),或每次都由內(nèi)向外,不得來回刮動。每次每處大約需刮20下左右,直到皮膚出現(xiàn)深紅色斑條為止。
4.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頸部兩側(cè)。根據(jù)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cè),胸部、脊柱兩側(cè)、臂彎兩側(cè)或膝彎內(nèi)側(cè)等處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刮痧。
5.每一部位可刮2~4條或4~8條“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條或弧形。刮痧之后,應(yīng)用手蘸淡鹽水在所刮部位輕拍幾下。

6.應(yīng)用較小的刮匙,可在穴位處施術(shù)。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處刮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療效果外,還可疏通經(jīng)絡(luò),行氣活血。本法適用于腹痛、煩亂、胃腸型感冒、暑熱惡心,以及因痧所致的肌肉或全身酸痛。
下列情況不宜刮痧:
1、過度饑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刮痧,否則會引起虛脫。
2、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乳頭、肚臍等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使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復(fù)。
3、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為刮痧會刺激這類患者發(fā)病。
4、接觸性皮膚病傳染者忌用刮痧,因為這會將疾病傳染給他人。
5、有出血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嚴重貧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患者不要刮痧,因為這類患者在刮痧時所產(chǎn)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6、凡體表有癤腫、破潰、瘡癰、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塊處禁止刮痧,否則會導(dǎo)致創(chuàng)口的感染和擴散。
7、急性扭傷、創(chuàng)傷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為刮痧會加重傷口處的出血。

8、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則會引起流產(chǎn)。
9、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浮腫者。因為刮痧會使人皮下充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這會增加心肺、肝腎的負擔(dān),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 上一篇:肝火旺吃什么好 肝火旺怎么調(diào)理
- 下一篇:枸杞紅棗茶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