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不愛學怎么辦
初一是小學向初中的過渡階段,有很多孩子由于換了新的環(huán)境,換了新的老師,各種不適應的情況出現(xiàn),導致他們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由于家長和老師沒有及時的發(fā)現(xiàn)并且引導,最后導致孩子的成績一塌糊涂。
初一孩子不愛學怎么辦
及時的開導。孩子不適應,是因為還沉浸在小學階段的一切美好的回憶當中。告訴孩子,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不管是讀書還是今后的工作,必然會經(jīng)歷這樣的過程,新的環(huán)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科目,我們只有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改變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主動去適應,主動去融入,才能更快的度過適應期,誰能更快的度過適應期,誰就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中學生。
激發(fā)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chǎn)生很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并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xiàn)出頑強的鉆研精神。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降低學習目標。不要給學生設置太高的門檻,要讓他們有一個只要經(jīng)過努力就可實現(xiàn)的目標,讓他們在實現(xiàn)學習目標中得到快感,也在自身變化中認同自己的努力和成功。
鼓勵孩子自我激勵。如果孩子能夠經(jīng)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yè)上的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jīng)常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
為什么初一的孩子不愛學習
1、孩子缺乏喜愛學習的榜樣
年齡小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也喜歡模仿。模仿是他們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家長在家總是玩游戲、看電視、休息,家庭活動也多以“吃喝玩樂”為主題,缺乏集體學習活動……家長都不愛學習,又怎么能讓孩子喜歡學習呢?
2、孩不能專心聽課邏輯思維差
孩子到了初中學習的知識包含的比較多,很多科目也需要孩子深入思考,好良好的思維邏輯能力,初中學生有的不專心聽講學不會,有的邏輯思維能力差理解能力差,總是和別人差了一大截,學習總落后于其他同學,孩子的自身能力造成孩子出現(xiàn)極端負面情緒,影響孩子學習,造成孩子厭學。
3、校環(huán)境的影響
沉重的學習負擔往往是造成學生厭學心理的主要原因,學習內(nèi)容繁瑣與教學方法呆板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往往注重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高低,而忽略了學生的其它方面的素質(zhì),這種對學生能力的錯誤評價也使學生頗為不滿。有的教師僅僅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不好便全盤否定他們的能力,公然歧視他們。這便直接導致學業(yè)不好的學生對他們的學習行為及結(jié)果進行消極的歸因,這便直接推動了厭學情緒的出現(xiàn)。
初一孩子厭學的表現(xiàn)有哪些
1、產(chǎn)生消極的態(tài)度
這些人表現(xiàn)為用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來對待學習。本來學習應既是一種輕松愉快、又富有吸引力的活動,但由于多種原因,有些學生卻討厭學習。在教師和家長的壓力下,學生勉強學習,卻時常伴隨著不愉快的體驗,如緊張、焦慮、恐懼、羞愧、內(nèi)疚、厭惡等。
有的學生談到學習就頭痛,看到作業(yè)就心煩,聽到考試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說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們只是在外在壓力下機械、被動、應付式地學習。
2、學習興趣不濃,缺乏長遠動機
這部分學生大多數(shù)學習成績不佳,對學習感到乏味,學習缺少主動性,窮于應付學習任務,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簡直是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校混日子,只求完成義務教育初中畢業(yè),或只打算考技校、職高,希望早日參加工作,缺乏長遠的奮斗目標。
- 上一篇:當前是第一篇
- 下一篇:當前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