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應該警惕科學補鈣誤區(qū)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有些準媽媽懷孕后不注重補鈣,認為孕期補鈣是無足輕重的事情,其實孕期補鈣對準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很重要。如果在孕期,準媽媽缺鈣,會引起母體小腿痙攣、肌肉抽搐、妊娠高血壓,產(chǎn)后牙齒松動、骨盆疼痛、關節(jié)疼痛等;對寶寶也會有不利的影響,容易引起腹中寶寶牙齒、骨骼發(fā)育不完全及骨質(zhì)疏松軟化、血凝不正常、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病等。

孕期應該警惕科學補鈣誤區(qū)
?

  既然孕期補鈣重之又重,那存在的哪些誤區(qū)讓準媽媽補了鈣,又沒有補對呢?

  一、很多準媽媽認為,孕期是鈣補的越多越好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DRI)》中提出:成人的鈣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每天2000mg,這個攝入量不是建議的標準攝入量。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薦攝入量為每天800mg,一般從膳食中攝入鈣至少500mg。攝入的鈣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危害健康的風險就越大。攝入鈣過多,可能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對于人體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導致患腎結(jié)石病的危險性增加等。

  二、孕婦補鈣產(chǎn)品眾多,輕易相信廣告中某些夸大其詞的說法

  現(xiàn)今市場中,孕婦補鈣的產(chǎn)品名目繁多,品牌紛雜。某些廠商為了增加產(chǎn)品銷量、擴大知名度,在廣告中加入不切實際、夸大其詞的言語和數(shù)據(jù)。專家稱:正常情況下,鈣制劑對于人體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這顯然與某些商業(yè)廣告中所宣傳的吸收率高達90%有很大出入。還有一些廠家把在動物身上獲得的實驗結(jié)果寫在產(chǎn)品說明書中。對待這些,需要消費者有正確、客觀的判斷力,對待產(chǎn)品不能跟風、盲從,平時有意識地多積累一些醫(yī)學常識是非常必要的。

  三、準媽媽吃保健品認為就是補鈣了,但其實保健品和藥品還是有很大差別

孕期應該警惕科學補鈣誤區(qū)

  從國家法規(guī)要求來看:保健食品是食品,不允許有任何毒副作用,而藥品是允許有毒副作用的。藥品是在疾病狀態(tài)下吃的,食品是可以讓國民日常食用的。就時間而言,藥品是偶爾吃的,食品可以經(jīng)常吃。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營養(yǎng)素產(chǎn)品在批成藥品時,它的劑量允許大一些。長期大劑量攝入某些營養(yǎng)素對健康可能造成危害。所以準媽媽在選擇補鈣產(chǎn)品的時候,應該慎重選擇,選擇藥品類的補鈣產(chǎn)品來服用。

  在這么多補鈣誤區(qū)當中,準媽媽該如何科學的,健康的補鈣?

  首先選擇鈣元素含量高的鈣片,媽媽寶寶都可達到最大吸收

  我們所見的鈣制劑其實在鈣元素上含量有很大差異,孕媽咪在購買時不要只注意鈣化合化的含量,例如,碳酸鈣的鈣元素含量最高,達40%;而葡萄糖酸鈣的鈣元素含量最低,只有9%所以要注意說明書中實際鈣元素的含量。比如每片含碳酸鈣0.75克(相當于鈣高達300毫克),維生素D3100國際單位,才符合準媽媽每天的吸收量,孕媽媽可以安心服用。

  其次,不要被所謂的高吸引率蒙蔽,為自己和寶寶仔細辨別

  很多廠家紛紛宣傳自己的鈣片吸收率高,甚至達到95%,其實鈣制劑的吸引率參差不齊,例如,碳酸鈣為39%,乳酸鈣為32%,葡萄糖酸鈣為27%等。所以孕媽媽不要被五花八門的廣告宣傳誤導。

  再次,選擇含有維生素D的復方鈣制劑,幫助鈣劑更大吸引

  維生素D能促進鈣制吸收,對于不方便時時出門曬太陽的孕媽媽來說選擇含有維生素D的鈣劑,可以幫助孕媽媽更好的吸引鈣。

  最后,鈣制劑安全性最重要,孕婦胎兒安全最先行

  孕媽咪在選用鈣制劑時要注意廠家、廠址、生產(chǎn)日期、保持期、批號、批準文號等細節(jié),以避免買到偽劣產(chǎn)品。

  一人補鈣兩人受益,準媽媽們?yōu)榱藢殞?,為了自己,行動起來,補充孕婦和胎兒都需要的鈣劑,同時在選擇適合自己的鈣產(chǎn)品時候,一定要多看多研究,走出孕婦補鈣誤區(qū),選擇適合自己的補鈣產(chǎn)品,給準媽媽和腹中寶寶安全、健康和聰慧。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